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知识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2022/2/18 15:42:45

    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的基础和支撑,也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能否实现农业现代化,决定了今天和未来能否更好地保障老百姓吃饭,决定了我们能否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也决定了广大农民能不能够同步全面进入小康社会。10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这是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和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的重大部署,《规划》是指导未来五年我国农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规划》由农业部、国家发改委牵头,会同有关部门编制,主要包括“十三五”农业现代化发展形势、战略要求、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发展任务,还包括要实施的重大工程、重大政策和保障性措施。《规划》要求,“十三五”农业现代化要以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中心,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为引领,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农民持续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走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

   《规划》明确了“十三五”农业现代化的目标,提出要通过五年的努力,全国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国家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农产品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显著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要进一步增强,农民的生活达到全面小康水平,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迈上新台阶,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大城市郊区、国有垦区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等四个区域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规划》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提出五方面的重点任务:一是创新强农,着力推进农业转型升级。重点推进体制机制和科技创新,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引导农户依法自愿有序流转土地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强化技术装备的支撑,提高机械化、信息化水平;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安全保障能力。二是协调惠农,着力促进农业均衡发展。重点加强产业融合,提出要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以及电子商务、休闲农业等新业态,促进农民增收;优化区域结构,建立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农业生产力布局;培育新型主体和职业农民,推动经营主体协调发展。三是绿色兴农,着力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着眼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质量安全,组织实施绿色兴农重大工程,严格化肥、农药、饲料添加剂等使用管理,推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综合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四是开放助农,着力扩大农业对外合作。统筹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农业对外合作布局,提升农业对外合作水平,促进农产品贸易健康发展。五是共享富农,着力增进民生福祉。重点是推进产业精准脱贫,助力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加大强农惠农富农力度,健全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拓宽社会资本市场化投入渠道,优化农业补贴政策,创新信贷、保险等支农措施;促进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相辅相成,为农业现代化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十二五”期间,国务院印发了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经过五年的实施,各项目标任务基本顺利完成,粮食产能、农民收入、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等一些反映现代农业进步的重要指标提前完成,这些成就为“十三五”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这一轮规划,我们既保持了“十二五”规划的连续性,又突出了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特别是按照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一系列中央关于农业发展的方针政策,作出了一系列新的部署。概括起来,有几个特点:

    一是突出落实新的发展理念。按照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谋篇布局,贯穿到农业现代化的各个关键环节。

    二是突出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围绕着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的任务,推进农业结构优化、发展方式转变。

    三是突出底线思维。我们讲的底线思维,就是农业的现代化必须有几个基本的或者是根本的遵循,重点是落实好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强调绿色发展和保障国家生态安全,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根据新的形势、新的要求,这次规划又在目标上有新特点,一是突出了结构调整,设置了玉米、大豆、棉花等种植面积,以及畜牧业产值比重、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等结构调整指标。二是突出可持续发展。今天发展现代农业,再不能够以牺牲生态为代价。因此,这次《规划》围绕“一控两减三基本”等绿色发展任务,提出了7个专门指标,其中有6个是约束性指标。三是突出对农业的支持保护。提出了全国公共财政农林水事务支出总额、农业保险深度等指标,这是以前没有过的。

    相信经过五年的努力,老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会更“优”,农民的钱袋子会更“鼓”,城乡人居环境会更“绿”,农业将更具有魅力,农村将更具活力,亿万农民将和全国人民一道顺利实现全面小康。

    这些年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统筹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取得重要进展。但新的问题又摆到我们面前,突出的是农产品生产赶不上人民群众的消费结构变化,部分农产品供求结构性失衡问题日益突显。过去我们是着眼于解决老百姓吃饱的问题,现在老百姓不仅要吃饱、还要吃好、更要吃得健康,这对农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两会”上强调指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这次《规划》认真贯彻中央部署,将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十三五”的主线,系统部署了调结构、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等重点工作。比如在调结构方面,提出了推进以玉米为重点的种植业结构调整,以生猪和草食为重点的畜牧业结构调整,以保护资源和减量增收为重点的渔业结构调整。在去库存方面,提出了推进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加工业协同发展。在降成本方面,提出了通过体制创新,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提高效率降低人工成本,还要降低化肥、农药的使用强度,突出绿色发展。在补短板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机械化、信息化水平,发展生态友好农业。

    农业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中国人经常讲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近几年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强调,无论财政多么困难,农业投入不能减少,无论国家多么困难,强农惠农政策力度不能减弱。《规划》对这个精神体现得是比较充分的,在《规划》指标中专门增加了两个指标,就是体现农业支持的指标。一个指标叫做全国公共财政农林水事务支出总额,另一个是农业保险深度。这是《规划》中对农业支持保护的目标要求。

    另外,规划中还有一些具体的措施来保证,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重大工程。《规划》中提出了14项重大工程,因为这个规划是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具体和细化,所以前面7项包括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业科技进步等方面,都是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已经明确的重点工程。另外,《规划》提出了7个新的重点工程,包括智慧农业、农民增收工程等。二是《规划》在整个强农惠农重大政策方面有比较明确的要求,具体还是按照原来大的体系,包括农业投入、财政补贴、金融支农、农业用地和农产品价格和市场调控这几个方面。比如农业投入方面明确提出,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国家财政和固定资产投资的重点,保持力度不减少,同时对整合农业建设投入,包括提高农业投资效率方面也提出了明确要求。在优化财政补贴方面,大家都知道财政补贴是支农政策的重要支柱,《规划》明确提出要推行“三补合一”,探索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还要逐步扩大绿箱政策补贴的规模,调整完善黄箱政策。在金融支农方面,《规划》明确提出要建立覆盖全国的农业信贷担保体系,解决农民和中小企业贷款难和贷款贵的问题。还提出要加强农业保险的支持。将来农业保险对整个农业的支撑和保障作用会更加强。在农业用地方面,《规划》重点提出了农业设施用地方面的政策,重点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必要的农业配套设施,这个政策以前就有,但是这次《规划》中重新强调和明确。在农产品价格和市场调控方面,《规划》强调要继续执行并完善小麦和稻谷的最低收购价政策,要调整完善棉花和大豆的目标价格政策,特别提出适应新的形势和结构调整的要求,建立玉米市场化收购加生产者补贴制度,这些政策在《规划》中都是十分明确的。价格和市场调控改革的总体方向是要更多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培育多元化收购主体,让市场在农产品价格形成中间更多发挥作用。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